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资料图】
在首钢工业遗址感受虚拟现实博物馆,在云端体验“全景故宫”真实场景,分时预约,共享导游,数字藏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旅游过程也变得更加“智慧”。近日,由光明日报社、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光明网主办的“2022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和项目推选与宣传活动”结果揭晓,10家智慧旅游企业和20项智慧旅游项目脱颖而出。这份名单既包括北京慕田峪长城、江苏恐龙园、广东华侨城欢乐谷等智慧旅游景区和企业,也包括一系列独具创新创意的智慧旅游项目,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智慧旅游发展的最新实践成果,为发展智慧旅游提供了示范标杆。
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在北京慕田峪长城景区的可视化大数据分析平台上,景区实时预约数据、客源地分析、智慧停车场实时剩余车位等数据一目了然。“我们不仅可以实时掌握游客预约订票情况,及时调整服务接待工作,还可以监测环境、天气等指标,保证景区安全运行。”北京市慕田峪长城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罗星说道。
智慧预约预订、智慧旅游停车、智慧游客分流、智慧导览讲解……在此次推选出的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和景区中,打造智慧旅游平台和系统成为趋势,不仅让景区实现更高效的管理,为游客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也让旅游监管更加信息化、智慧化。
贵州华旅推出分时预约方案,根据黄果树景区重要堵点、易发生拥堵的节点,智慧控制实时入园游客数量,使景区人群拥堵、排队太久的问题得到了改善。在天山天池智慧旅游景区,AR数字导览系统实现了在地图上查看景点实时画面、景点讲解等功能,已向游客提供上万次服务。还有景区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更好的适老化服务,如泰山“无证明智慧景区”以数据核验替代实体证明证件,针对老年游客推出“老年关怀版”网络购票服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旅游营销与电子商务系教授钟栎娜表示,此次评选的项目对于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普及,发挥智慧旅游推动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提供更丰富的游览体验
今年夏天,在石家庄的滹沱河艺术生态岛,一个光影主题的露营地成为当地度假休闲“网红打卡地”。“白天烧烤野餐、感受自然风光,晚上还可以欣赏震撼的光影艺术、打卡做任务,真是一次特别的露营体验。”一位游客在网上记录道。
在此次入选的智慧旅游创新项目中,有不少体验类项目备受关注。如洛阳的无上龙门沉浸体验馆,打造裸眼5D的逼真效果,为人们呈现了不一样的龙门石窟;故宫博物院的“全景故宫”,运用全景摄影技术把故宫搬到了云端,在故宫全景场景中融入故宫文化知识,上线以来累计观众访问量超1400万人次;首钢1号高炉工业遗址公园打造了超大虚拟现实体验中心,让游客体验到虚拟现实博物馆、沉浸式剧场、全息酒吧等数十款沉浸式体验项目。
AR、VR、裸眼3D、全息投影……一系列数字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催生了更加多样化的旅游新业态。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景区游览更具交互性,线上线下旅游相互结合,让游客的体验更加丰富立体。“智慧旅游的发展为游客提供了更优质、更智能化、更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和体验,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促进了旅游产业消费升级。”钟栎娜说。
打造智慧旅游价值生态链
“旅游产业的智慧化发展,不是单纯的科技成果的搬运,要实现产业和技术的有机结合,让技术能够推动和引领行业发展,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痛点难点。”近日,一场针对提名企业和项目的路演答辩会在线上线下联合举行,作为评审之一的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业表示。
评审专家指出,最终遴选出的智慧旅游创新项目种类多样,既有智慧景区分时预约方案等智慧旅游管理项目,也涉及数字藏品、沉浸式体验等最新信息技术成果,还有景区标识数智化、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云平台等涉及智慧营销及管理的软硬件项目,充分反映了今年智慧旅游领域的最新实践成果。
“我们的智慧旅游服务引擎项目可以在别的景区做复制。”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宣传教育法规处处长刘文艺表示,目前,天山天池景区的AR云镜系统、AR数字导览系统等已推广至泰山、玉龙雪山及阿勒泰草原石城等景区。
“智慧旅游”发展之路通向何方?“生态”一词或可为之注解。“沉浸式、虚拟式或者游戏化等各种各样的智慧体验产品发展潜力巨大,但若不衍生出一个很好的生态,它们就只是一种小众群体的游戏体验。”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葛军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慧旅游一直在路上。其本质是旅游行业相关主体根据需求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用户主体、技术开发、场景应用三位一体的新型旅游行业生态圈。下一步,如何打造智慧旅游的价值生态链是我们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7日 10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