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负极新秀“尚太科技”12月19日申购,一体化模式下成本优势显著

时间:2022-12-18 15:58:40       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

本文转载自:时代商学院精选

公告显示,12月19日,新兴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供应商——尚太科技(001301.SZ)即将进行首发申购,发行价格为33.88元/股,对应的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摊薄后市盈率为16.28倍。

该市盈率显著低于主营业务相近的上市公司市盈率均值(公告发布日最近20个交易日均价对应的2021年静态市盈率均值为37.02倍),预计上市后上涨空间较大。

招股书显示,尚太有限(尚太科技前身)于2008年设立,主要从事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服务,2017年,尚太科技注意到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机会,决定从负极材料关键工序加工服务向负极材料自主研发、一体化生产并销售转变。一体化生产模式下尚太科技成本优势较大,毛利率显著领先同行可比上市公司。

尚太科技当前已进入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知名锂电企业供应链。

近年来,尚太科技负极材料销售量增长迅速,快速拉近与传统负极材料厂商的差距,在行业内的地位逐渐上升。2019—2022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尚太科技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23%、5.19%、9.00%和9.28%,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2019年至2021年尚太科技在国内负极材料厂商排名分别居第7位、第6位和第5位。

“一体化模式”下成本优势显著

随着锂电池行业进入全球化竞争时代,成本已经成为众多领域竞争的胜负手,通过一体化布局从而获得成本上的优势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各大负极材料企业也逐渐从“以委外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向“以自建石墨化产能为主的一体化模式”转变,以获得更大成本优势。

石墨化成本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加工成本中占比超过45%。早期负极材料企业主要以委外石墨化加工的方式生产,随着各厂商在其他工序的技术逐渐成熟,石墨化工序将成为成本控制的突破点。

此外,石墨化工序同时决定了人造石墨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近年来,下游锂电池客户为保证供应链安全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逐渐对负极材料厂商提出自有石墨化加工能力的保障要求。因此,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厂商建立可控的石墨化加工配套产能,完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业链已成为趋势。

尚太科技便采用成熟的一体化生产模式,该模式下尚太科技成本优势十分显著。招股书显示,相较于同行业主要企业,尚太科技负极材料生产全部工序均自主进行,极少采购委托加工服务,从而减少因委托加工导致的毛利流出。该公司能够控制全部生产流程,进而控制各工序成本,各个工序紧凑分布在同一生产基地,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并减少了运输支出,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盈利水平。

另外,丰厚的生产工艺、装备设计和生产管理经验也为尚太科技带来一定成本优势。

工序方面,尚太科技曾长期经营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业务,在多项核心工艺上均有高效率的独特设计,如在石墨化工序前增加焙烧工序,提高了相应半成品的振实密度,使后续石墨化工序能够以同样的石墨坩埚数量装载更多物料,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生产设备方面,尚太科技在负极材料生产工艺上拥有一定后发优势,能够采用最新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吸收先进的设计理念,避免了传统负极材料厂商在装备开发和工艺开发上的“弯路”,快速建立了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一体化基地。全新的生产工艺路线对生产效率、运营效率和品质保障都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

原材料方面,基于对负极材料、金刚石碳源、石墨化焦等上下游产业链的深刻理解,并考虑传统碳素生产基地相对集中于北方,尚太科技选择河北省、山西省作为生产基地所在地,距离主要原材料产地、下游客户距离较为适中,减少了相应运输支出。2018年起,尚太科技选择在电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山西省晋中市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了相对较低的工业用电价格优势,有效降低了相应成本。

基于一体化生产模式,尚太科技形成了显著的成本优势。2019—2022年上半年,尚太科技的负极毛利率分别为40.63%、38.02%、40.04%、46.57%,而同期贝特瑞(835185.BJ)、杉杉股份(600884.SH)、璞泰来(603659.SH)等6家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29.15%、30.36%、28.44%、21.65%,尚太科技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平均值。

技术与客户优势突出,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

锂电池提质降本的需求越发突出,而负极作为重要部件,技术提升必不可少。当前工艺和技术的积累已成为负极生产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017年,尚太科技选择进入负极材料生产领域,将积累多年的生产工艺经验带入,实现了快速发展。该公司引入负极材料专业团队,整合原有的研发人员,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研发团队,不断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投入,取得了丰硕成果。

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太科技拥有41项授权专利,包括10项发明专利和31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有多项专利处于审核状态中。

尚太科技在石墨化环节,将积累多年的生产工艺经验带入,在工艺上有较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其仍在不断改进工艺,探索更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此外,尚太科技针对负极材料乃至锂电池行业进行了充分调研,在针对市场和客户需求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选择主要的技术方向和技术路线,持续进行技术储备。尚太科技持续同下游知名锂电池厂商进行深入技术合作,交流研发经验,持续探索在比容量、压实密度、倍率等方面更为平衡的新一代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尚太科技同时在进行设备和工艺改进,将焙烧、石墨化、炭化等工序积累的新工艺新装备应用于各种产品的生产,进一步提升原有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形成了较为突出的技术和工艺优势。

工艺和技术优势也得到多家下游锂电龙头的认可。

报告期内,尚太科技已进入下游知名企业如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国轩高科、蜂巢能源、雄韬股份、万向一二三、欣旺达、远景动力、瑞浦能源、中兴派能等锂电池厂商的供应链,并参与新产品开发,不断深化合作。同时,尚太科技持续开拓新客户,向LG新能源、比亚迪等下游知名锂离子电池厂商开展送样检测,有望未来实现批量供货。

锂电池厂商与负极材料供应商粘性较高,对供应商的甄选和管理较为严格。负极材料供应商认证周期长,在进入锂电池厂商供应链后,通常不会轻易更换。

尚太科技已经同下游锂电池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且具有较强的粘性,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客户优势。

营收高增产能饱和,扩产抢占市场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符合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对循环寿命、安全性等要求,因此预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主流应用方向。

根据高工锂电的数据,2016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11.8万吨,其中人造石墨出货量达7.9万吨;2021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已达到72.0万吨,其中人造石墨出货量达60.7万吨。2016-2021年,负极材料的复合增长率为43.58%,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复合增长率为50.35%,高于负极材料的复合增长率。同时,人造石墨出货量占负极材料总出货量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已从2016年的66.9%上升至2021年的84.3%。

从终端需求来看,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储能电池市场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影响下,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9.5%和157.5%,创历史新高。2022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仍保持高增长的态势,2022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约1倍。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技术的进步、续航能力的逐步提升和充电设施的逐渐完善,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计将继续呈现高增长态势。

受益于终端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未来几年全球锂电池市场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据高工锂电预测, 202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有望达到2,140GWh,对应国内负极材料出货量约280万吨,而目前2021年国内负极材料出货量仅有72.0万吨,负极材料行业现有产能与未来下游需求存在较大的产能缺口,未来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下游需求火爆,尚太科技也形成一定的产能瓶颈。报告期内,尚太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47亿元、6.82亿元、23.36亿元和21.98亿元,2019-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06.64%。同期,尚太科技负极材料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4.34%、66.64%、113.30%和112.87%。2020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出现生产停滞。进入9月后,下游市场需求快速回升,负极材料处于产销两旺状态,尚太科技进行满负荷生产。

2021年,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行业需求扩张影响,尚太科技负极材料产品供不应求,持续进行满负荷生产,同时具备较高振实密度特点的产品有所增加,因此尚太科技2021年负极材料产能利用率超过100.00%。2022年1-6月,负极材料行业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尚太科技产能利用率保持在100%以上的水平。

产能瓶颈下尚太科技扩产需求迫切,该尚太科技计划本次IPO募资中的10.64亿元将用于“尚太科技北苏总部项目”, 具体细分为年产7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和研发中心及总部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为其新增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产能约7万吨/年,将有效缓解产能不足的情况,并有助于抢占市场。

关键词: 锂电负极新秀尚太科技12月19日申购,一体化模式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