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2日讯(记者 杨秀峰)今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2022年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诸多瓶颈制约和挑战,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工作短板,如黑臭水体从根本上消除难度较大,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有待提升,蓝藻水华、水生态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刘友宾在发布会上说:“2023年,我们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实施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不断提升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稳定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是扎实推进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印发实施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快构建“三水统筹”治理新格局。持续完善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工作机制,对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和工作滞后地区实行清单管理、跟踪督办、逐一销号。积极储备和实施水污染防治项目,推动流域规划任务落地。
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着力打好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抓好《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各项任务落地实施,继续配合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强化长江流域磷污染综合治理,深化长江经济带和沿黄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全面实施入黄支流消劣整治。推进长江、黄河、渤海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继续开展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拍摄制作工作。组织开展2023年城市(含县城)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推进落实《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强化重要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指导督促各地加大湖库水华预警防控工作力度。强化南水北调水质监管,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加强汛期污染强度监测分析,厘清辖区面源污染防治责任,加快突破城乡面源污染防治瓶颈。持续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研究制定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开展好长江流域水生态专项考核监测,组织全国重点流域水生态调查监测与评价。指导首批19个试点城市稳步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工作,因地制宜构建“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循环利用”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强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开展2023年优秀案例征集和宣传推广。深化流域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四是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研究出台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及配套技术规范,规范排污口设置审批。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修改单、饮用水水源水环境质量标准、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制订技术导则。研究制修订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补齐国家排放标准体系的短板弱项,更好支撑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关键词: 生态环境部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