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担当写在绿水青山间——“最美自然守护者”回眸|即时看

时间:2023-04-23 05:44:5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杨舒

从塞外林场到黄海小岛,从世界屋脊到矿山深处,他们守护着中华大地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将担当写在绿水青山间。去年,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曾联合发布2021年“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今年,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些地球最美的守护者。

那一年,19岁的董鸿儒惜别新婚妻子,背上行囊,步行到县城40公里外的苏木山当起护林员。没想到,一干就是一辈子。这里的水土“脾气”怪,无论杨桦杏榆,愣是种不活。10多年里,董鸿儒带着职工四处寻觅学习、反复摸索,终于成功栽下1200多亩华北落叶松。到1980年,苏木山造林面积达10万多亩,产值3亿多元,成功填补了内蒙古西部高寒山区植树造林的空白。


【资料图】

数十年过去,苏木山已成为国家级标准生态公益林示范基地。年过八旬的董鸿儒作为苏木山林场原场长,每年仍会回到林场,时不时地给山上的护林员打电话叮嘱几句——苏木山已经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牵挂。

对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姜文凯来说,海岛就是一辈子。千里岩是黄海中部一座孤岛,作为我国北方环境十分艰苦的海洋监测站,地处海路要道,观测数据对发布风暴潮预警报、确保航行安全十分重要。

参加工作至今,55岁的姜文凯数不清围着小岛走了多少圈,只记得最长一次在岛上值班217天。他说,自己闭着眼睛都能勾勒出岛上的一草一木,特别是通往温盐井和验潮井的300多个台阶,哪个上面有坑他都一清二楚。他把青春献给了海洋监测。

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办公室主任任秀波与珠峰结缘于2005年。那一年,我国开展大规模珠峰高程测量,25岁的任秀波入选登山队。测量期间,他曾在海拔6500米以上区域作业时长达43天,并在海拔7028米的营地庄重写下入党申请书,时刻准备好为党和国家的测绘事业献身;在海拔7500米时突遇特大暴风雪,为方便操作仪器以获取准确数据,他冒着双手被截肢的危险摘下羽绒手套进行20多分钟的测绘作业,成功将重力测量推进到海拔7790米高度,获取了三维坐标,创下当时我国重力测量的最高纪录。选择了测绘事业,他的表白简短有力:“既然选择了,就无怨无悔地走下去。”

2012年底,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的李大鹏迈进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的大门。考虑再三,他放弃了留京机会,带着妻儿来到泉城,投入找矿事业中。

11年过去了,李大鹏在“找金”路上硕果累累:2017年,他所在的研究团队在胶东莱州吴一村成功实施“中国岩金第一见矿深钻”,实现了我国金矿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并入选“2018年全国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020年,他和团队又在素有“胶东屋脊”之称的栖霞市西城镇地下1000米发现“金娃娃”,这是创新找矿方法的又一重大发现……

虽是85后,但如今身为山东地质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中心主任、研究员,李大鹏早已生出白发。面对长年披星戴月、野外奔波,他却说:“你不知道,地科院凌晨三点的星空最美!”

对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自然资源所原负责人马银国来说,高山峡谷见证了他的青春。高川乡平均海拔1500米,山高路陡、沟壑纵横、险象环生,有汶川大地震形成的亚洲最大滑坡体“大光包”,滑坡、崩塌、泥石流多发。为此,几十年来,山川沟壑中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了马银国的脚印。他累计组织安全转移群众1900余人次,避险69起,成功守护了全乡约60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有机会调到条件更好、离家更近的秀水镇工作,但马银国没有离开。“我出生、成长在高川,舍不得离开这里,把工作交给别人更不放心。”

“最美自然守护者”还有他们: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首席科学家殷跃平,多年守护着三峡库区到青藏高原的地灾防治;河南省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办公室主任张辉,对耕地保护无限热爱,对违法占地嫉恶如仇;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通过组织“夜鹰”“春隼”等行动,破获多起非法狩猎案,守护着鸟儿的一方乐园……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他们是自然最美的守护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23日 03版)

关键词: